近日,因旗下公司总经理威胁被辞退员工,蓄电池巨头超威集团(超威动力,00951.HK)被送上了热搜。
据媒体报道,今年4月24日入职河南超力新能源有限公司(下称“河南超力”)的李女士,6月13日遭公司辞退,次日在与公司人事协商辞退赔偿事宜时,公司总经理王明煜介入,不仅拒绝支付赔偿和工资,威胁要“花100万让你身败名裂”,还说出了“法律无所谓”等炸裂言论。
8月4日,这些言论在网络上曝光后,引发舆论热议。
随着事件的发酵,超威集团8月5日发布声明,免去了王明煜的总经理职务,并对事件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表达了歉意。天眼查显示,河南超力注册资本6857万元,实控人为持股占比65%的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。
基于这次事件对品牌造成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措施,源媒汇向超威集团发去了问询邮件,截至发稿,未获回复。
不过,这已不是超威集团第一次陷入舆论漩涡了。
不止一次因电池爆炸被起诉
2018年6月6日早晨,北京朝阳区十里堡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锂电池爆燃事故,彻底改变了黄杰一家的生活。
黄杰和她的家人租住在朝阳区十里堡的一个住宅内,这天早晨,家中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突然起火并爆炸。在逃生过程中,黄杰抱着她一岁多的女儿,与丈夫、母亲以及父亲分别从二楼跳楼逃生。
这次事故造成了黄杰全身多处骨折,丈夫多处骨折且烧伤面积达15%,母亲烧伤面积达35%,父亲的烧伤面积则高达96%。
后经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调查,确认起火原因是锂电池内部发生故障,引燃了周边的可燃物。
发生故障的这组锂电池,是由浙江超威创元实业有限公司(下称“浙江超威”)生产的,北京创元万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其在北京的经销商之一。通过天眼查的股权穿透可见,这两家公司的背后控股股东均为超威集团。
黄杰一家因此将上述两家公司告上法庭,要求赔偿他们的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共计150万元。
仅仅一年后,2019年,浙江超威又被一纸诉状告上了法庭。
2019年10月20日,王某与妻子廖某在北京大兴区租住的房屋发生火灾,廖某逃生后又返回试图灭火,不幸遇难。
根据消防部门出具的火灾事故认定书,起火原因为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过程中发生故障所致。而这块电池的生产厂商就是浙江超威。
王某认为,爆炸的电池系浙江超威生产,存在质量问题,是导致火灾和妻子廖某死亡的主要原因,因此将浙江超威告上了法庭。
最后经法院判定,虽然电池充电故障是火灾的直接原因,但王某和廖某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,且廖某在逃生后又返回火场的行为增加了自身风险。因此法院判决廖某对自己的死亡承担40%责任,并判决浙江超威赔偿王某一家财产损失134万余元以及承担部分案件受理费。
这两起事故,不仅给黄杰和王某两家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,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电动自行车电池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。
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数据显示,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案例数量在逐年上升:2021年接到报告的火灾数量为1.5万起,而到了2022年和2023年,这一数字分别上升至1.8万起和2.1万起。
这一上升趋势与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密切相关。
据行业协会和公安部公布的数据,2022年末,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达到约3.5亿辆。而到了2023年末,这一数字更是飙升至4亿辆,相当于平均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电动自行车。
电动自行车需求量的暴涨,也给超威等上游电池生产厂商带来了巨大商机。
电动车红利下增收不增利
2023年,超威动力实现营收403.75亿元,较2022年时的319.31亿元增长了26.44%。在超威的四大业务线里,除了占比最低的锂离子电池营收有所下滑以外,其他三个业务线的营收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。
而这三个连年增长的业务线,都是围绕铅酸蓄电池这一产品展开的。
需要说明的是,目前电动自行车装载的电池,以铅酸蓄电池和锂电池两种为主。
铅酸蓄电池作为传统的电池类型,具有价格便宜、维护成本低、再回收利用率高、制造工艺成熟等优点。但是,它的缺点是体积较大、耐用性相对较差,且在不规范的充电方式下会影响耐用性。
锂电池相比铅酸蓄电池具有重量轻、充放电循环次数多、额定电压高、高温适用性强等优点。不过,其在安全性上存在一些隐患,且价格相对较高。
这次大调整首先从军长开始。军长方天因鄂西会战立了功,高升一级,调往滇西远征军之第20集团军担任副总司令兼第54军军长,遗缺由同样在此战中荣膺青天白日勋章的第18军副军长罗广文接任。为此,罗广文就成为第18军的第6任军长。罗广文一升任军长,其副军长的职位就成就了胡琏。
她被日本兵刺了三十七刀:她没有死。她咬得日本兵哇哇地叫。她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。
一般来说,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搭载铅酸电池的电动自行车,主要是因为其相对低廉的价格,性价比更高。
然而,铅酸电池的耐用性相对较差,通常需要每两年更换一次,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个缺点。但对企业而言,反而成了一个“优点”——频繁的更换意味着庞大的市场需求。
在下游电动自行车等保有量持续上升的背景下,主营铅酸蓄电池的超威动力,凭借价格和稳定这两个优势,实现了业绩的连年增长。
2020-2023年,超威动力分别实现营收273.05亿元、294.89亿元、319.31亿元和403.75亿元,上涨了47.87%;但是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却是不断减少,分别为7.20亿元、5.16亿元、4.17亿元和3.48亿元,骤降51.67%。
营收和归母净利润“冰火两重天”,是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结果?
竞争加剧叠加原材料涨价
超威起家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,电池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,这为超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助力。
自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后,超威就开始了跑马圈地式的扩张之路。一通收购下来,超威的产能稳步增长,逐步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头部地位。
2021年中国铅酸蓄电池企业市场占有份额调查报告显示,超威的市占率达到了18.5%,位列第二位;第一名是市占率高达30.5%的天能股份(688819.SH)。有意思的是,天能与超威的总部仅隔了一条街。
同在一个县城的超威与天能,可谓“一山二虎”。双方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激烈竞争,将战火烧遍广告、渠道、电商等多个领域。在代言人身上,超威引进了功夫明星甄子丹,而天能则引入了综艺明星李晨。
在多领域的激烈竞争下,2020-2023年,超威的净利率分别为2.64%、1.75%、1.30%、0.86%,呈逐年下滑趋势。
铅酸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铅及铅制品,用于电池壳、隔板、板栅等制造的塑料,以及硫酸等原材料,其中铅及铅制品占铅酸蓄电池生产成本的60%-70%。
而铅的用途比较集中,主要用于铅酸电池、防辐射材料、建筑材料等。其中,超八成的铅都是用于制造铅酸电池。鉴于铅在铅酸蓄电池制造中的重要地位,上游铅价的波动对蓄电池制造商的成本和利润会产生直接影响。
2021年初时,铅现货价格在14500元/吨左右,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区间震荡后,在2023年10月涨至16800元/吨,短期调整后延续上行,直到今年7月中旬,创造了19820元/吨的历史新高。
上游原材料铅价格的上涨,使得超威的营业成本居高不下,进而限制了公司的利润上限和毛利。
截至8月12日收盘,超威动力的股价为1.41港元/股线上配资网址,距离2016年时的高位跌去超过七成。